
中国未来要维持流动性相对平稳的态势,势必面临以下选择:降准、新创基准货币投放渠道。从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看,2014年后,因外汇占款增长造成的被动货币投放就不再存在;我国货币增长的环境发生变化,为维持适度的货币增长,央行必须新创基础货币的投放工具,要不就只能转向信用货币制度的终极目标——直购资产,但由于国债的货币经济意义还未形成共识,我国货币运行进入了一段或许长达5至10年的货币机制转换期,新工具对市场有适应期,新工具的市场影响客观上有着不确定性。在新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未形成前,降准是央行最可行的选择。
一家央企金融子企业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:“现在,监管部门提前审查的第一项是投资方向,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鼓励和倡导的行业和产业,如果和企业核心主业关系不是太大,国资委不会支持。审查的第二项是投资金额,如果金额过大,怕引发风险,一旦引发风险,对整个集团都有影响,所以监管审批时,并不希望某一个项目金额特别大。”
综上可知,今日上会企业四大方面受到发审委员的关注,分别是盈利情况、经营合规度、关联方交易、行业及竞争环境。证券时报记者 王基名在现金分红受到监管重点关注的情况下,2017年度A股上市公司无论现金分红数量还是现金分红热情均有所提升。截至4月25日,两市共有2299家上市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,2017年A股上市公司已经实施和预案公布的现金分派总金额已达9885亿,接近万亿大关。另外,部分“铁公鸡”上市公司也开始用现金分红方式回馈投资者。
表面上看,依靠信贷增长的平稳,中国信用创造增长延续了平稳过程,M2增长至今仍能维持在8.0%上方。但实际上,2015年后我国信贷增长的平稳,主要是将同业投放纳入信贷口径的结果。信贷和货币增长间的关系早已呈现了“宽信贷、紧货币”阶段,说明货币乘数实质进入收缩。中国当前的货币增长,确实也呈现了明显的稳中偏紧态势。货币增长偏低,不仅是相对于过去增长常态水准而言,而且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也是偏低。控制合理的货币增速,是央行的一项艰巨任务,实践中很难有明确和不变的增长标准,经济和市场运行环境一直在变,标准尺度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。按通常的货币增长中性基准(GDP增速+1/2×CPI+1/2×PPI),当前的货币增长速度也是偏紧的。因此,我国货币增长中性区间为8至10(M2同比增速),8至9区间为中性偏紧,低于8或将对经济平稳和市场风险管理产生影响。
自核事故发生后,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半径内的社区人口就全部撤离了,超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了隔离区。现在,这一切或将改变。据BBC2月14日报道,隔离区自从被划定以来,或将面临第一次改变。根据三十来年的研究,乌克兰科学家根纳季·拉普帖夫(Gennady Laptev)总结道,这里很多区域是安全的,食物可安全生长,土地可安全开发。“我刚到这儿工作时才25岁,现在都是近60岁的人了。”根纳季·拉普帖夫从隔离区疏散3个月后就开始在这里工作了。
这一系列看似由“萝卜章”引发的危机,实际上早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。把时间拨回到2011年,当时华业资本还叫作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业地产”)。这一年,华业地产收购了陕西的一个矿业开发公司,正式涉足矿业开采。不过,在进入采矿行业多年之后,华业地产仍然难以从这一行业获得可观的回报。根据华业地产2014年年报显示,其投资的8家矿业均处于亏损状态,主要原因是探矿权、采矿权尚未达到开采状态,未能形成盈利。